漳州师范学院立足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

教育部简报〔2011〕第159期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坚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先后与三明地区永安市、漳州市等地方政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以构建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互动合作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模式为契机,大力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

  一、试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原有的院系专业设置内,漳州师范学院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科目相同或教学内容相近的原则对专业进行分类,按专业大类进行统一招生;根据学校制定的“分流培养方案”,学生入学后1年或1.5年内通过“双向选择”,经相关院系组织实施面试考核,在专业大类内进行分流培养。

  二、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漳州师范学院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和实习支教指导中心,使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全省一流的教师教育综合技能实训中心。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制定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技能考评方案,师范生毕业前须通过教师教育学院组织的测试考评,保证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质量。

  三、创新师范生实习支教模式。在地方政府的统筹下,漳州师范学院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创新实验区中小学在职教师置换培训、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同步实施。县(区)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子”帮扶,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师范生到农村薄弱学校实习支教,接受优质学校支教教师的指导;被置换出来的农村教师参加漳州师范学院组织的各种培训。

  四、探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漳州师范学院采取了两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一是创新实验区在职教师培养模式。优先录取创新实验区中小学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与置换培训、师范生实习支教有机结合,解决在职教师的工学矛盾。实行校内导师与实验区“副导师”的双导师制,共同研究和实施培养方案。二是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招收本校相应专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构建本科与教育硕士衔接培养方案,采取全日制培养模式,在创新实验区进行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的教育实践。

  截至目前,漳州师范学院先后组织了1374名师范生赴创新实验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一学期的实习支教,超过77%的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定期安排教育学、心理学、英语等相关学科教师到创新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校本培训”。2011年,漳州师范学院招收教育硕士91人,其中创新实验区在职教师61人,有力促进了当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信息时间:2011年11月3日